衡水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務處 張冰
醫療服務是民生福祉的重要體現。過去有難病、大病就往京津跑,開銷大還費心費力,是過去不少群眾的“難言之痛”。如何疏通患者看病的“堵點”、解除患者看病的“煩點”、解決患者看病的“難點”、破解患者看病的“痛點”,切實提升醫院優質醫療服務質量,真正為群眾辦實事,是市二院廣大醫務人員著力的重要民生答卷。
院領導通過打造院科二級質控體系,提升隊伍能力建設,優化醫療服務布局,來主動對接京津冀優質醫療資源,來推動更好實現讓群眾“看好病、少花錢、少跑腿”,切實減輕就醫負擔,有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強根基。以“制度、職責、流程、質量、安全”為綱,全院上下繃緊醫療質量安全這根弦,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改善患者就醫感受為追求,首先從源頭完善和強化院、科二級質控做起,進而強化全院全員質量安全意識,規范醫務人員診療行為。近年來,院領導通過創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為引領,堅決守住安全“底線”要求:一是狠抓醫療質量,為患者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二是抓好內涵建設,聚焦醫院重點關注指標,對于發展短板制定對應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以問題為導向,量化指標,明確下一步質控重點。四是擦亮創“三甲”的品牌,創建工作是新的起點而不是終點,以此不斷提升醫院的整體服務能力和醫療水平。
出人才。院領導全力打造衡水對接京津冀醫療交流窗口,以腫瘤科、兒科、婦科、產科等群眾認可的拳頭科室建設為切入點,一方面積極“走出去”,與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阜外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等建立戰略協作關系,選派優秀業務骨干前去學習深造;一方面努力“請進來”,邀請京津冀知名醫學專家來講課、指導手術、會診等,對學術帶頭人和學科帶頭人實施針對性、個性化培養,強素質、長本領、學技術,實現科學跨越發展,帶來了人才充分涌流。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博士生導師馮奉儀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任彤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內鏡學組組長尹玲教授等一批頂級專家紛紛前來醫院擔任名譽主任或者客座教授等,通過與對口科室業務骨干結成人才幫扶對子,極大增強了學科帶頭人的引領能力,實現了骨干人才的快速成長,切實讓廣大群眾能看好病、少跑腿、少花錢。
壯學科。院領導從重點支持重點學科、??茖2∨c京津冀合作醫院相關學科和??频纳疃葘?,來強化醫院的內涵建設,有力惠及著市民幸福民生?;蚝献鞴步?,或加入醫聯體等,為集醫療、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冀東南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供動能。成立衡水市腫瘤(醫院)聯盟,作為牽頭單位加入國家重點??浦腥沼押冕t院中西醫結合腫瘤??漆t聯體單位;加入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在衡水成功啟動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iLCC)建設項目;作為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小結節診治分中心和河北省肺癌防治中心肺癌防治聯盟衡水中心,開設衡水市首家肺小結節多學科門診;院婦產科作為市醫學重點發展學科,通過加入“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專家團隊協作科室”,來提升學科水平……這一系列舉措不僅釋放出醫院學科建設的品牌效益,更是讓冀東南人民不出家門就能享受京津冀醫療技術發展的“紅利”。
拓平臺。通過與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合作,建成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細胞與分子臨床醫學衡水研究中心,這是我市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承接產業與技術轉移的又一重大成果,為高質量發展拓展了寬廣平臺。在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全市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后,該中心的分子實驗室展現出了強大支撐力、影響力和帶動力。市二院的分子實驗室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相比標本外送,大大地縮短了檢測時間,達到了臨床“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的要求。同時進一步擴大了篩查范圍,為發熱病人的確診、高危人群的排查、健康人群排查等提供了科學依據,實現了疫情防控和診治工作的有機融合、無縫對接。
市二院作為冀東南區域醫療中心,通過不斷強化與上下級醫療機構的協作聯合,通過“緊密”和“共贏”的上下級醫院合作模式,實打實促進著京津冀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移、人才下沉,切實緩解著廣大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為健康衡水建設貢獻著二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