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是一個人的門面,如果不小心牙齒掉了幾顆,不僅自己難受,還會影響面容。當然,最主要的是缺牙,吃不好會影響到營養吸收,這才是傷及根本的地方。專業口腔醫生告訴您:缺牙后為什么一定要補上。
缺牙有哪些危害?
危害一:導致咬合紊亂,還會影響臉型。
當一側缺牙,用另一側咀嚼,形成偏側咀嚼習慣,肌肉出現張力不平衡,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咬合紊亂,進而影響我們的顳頜關節功能。
長期缺后牙也會導致偏側咀嚼,變成大小臉。同時,還會導致牙槽骨吸收,下巴往前凹,這樣讓人顯老。
危害二:導致咀嚼功能下降。
牙齒缺失時,咀嚼效率隨之降低,食物未經充分碾磨就進入胃腸道,這會加重胃腸負擔,影響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危害三:不利于鄰牙健康。
牙齒是互相依靠、排排站的,缺了一顆牙,旁邊的牙齒會失去依靠而長歪。而且長歪以后,鄰牙和旁邊的牙之間的縫隙變大,容易塞牙,進而導致口臭、蛀牙、牙周病、牙槽骨吸收等,慢慢旁邊的牙齒也會松動,漸漸脫落。
危害四:導致修復不便。
長期缺牙會導致相對的牙齒拉長,給后期修復帶來不便。同時伸長的牙齒與相鄰牙齒之間,亦容易嵌塞;也可因缺乏咀嚼力刺激而引起局部牙槽骨萎縮,這也給后期修復帶來困難,也影響修復效果。
危害五:誘發冠心病。
牙齒缺失導致口腔內大量細菌滋生,破壞牙齦溝和口腔黏膜基底膜的完整性,致病細菌內毒素和炎癥因子破壞心血管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誘導血小板凝集、促進血栓形成,日積月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阻塞血管,造成缺血和供氧不足,誘發冠心病。
危害六:加速腦退化,誘發阿爾茲海默癥。牙齒的神經末梢極其豐富。它們將日常咀嚼形成的刺激傳遞到大腦,使得大腦保持活力。多顆牙齒缺失后,支配牙齒的神經中樞會萎縮,大腦得不到相關的功能刺激,可能會加速大腦的退化,從而有可能會誘發阿爾茲海默癥。
牙齒缺失,如何修復?
為了恢復牙列缺損造成的功能障礙和對口頜系統健康的損害,通常采用人工替代材料修復的方法,來恢復缺失牙的解剖形態和生理功能,也就是大家通常講的“鑲牙”。
常用的修復方式包括種植義齒、固定義齒、可摘義齒等。
1、種植牙
所謂種植牙,簡單地講,就是在缺失牙齒的地方植入一顆種植釘,再在其上進行牙冠修復的一種方法,屬于固定修復的一種形式。
種植牙具有適用范圍廣、異物感小、咀嚼效能高等優點。但是不是所有缺牙的情況都可以用種植牙來修復,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嚴重的全身系統性疾病不能耐受種植手術,或經過系統檢查后發現口腔內牙槽骨的條件不足,此類患者均不宜進行種植修復。當然,種植牙也有不足,例如修復周期較長,以及價格相對昂貴等。
2、種植義齒修復
口腔中有部分牙缺失,還可以選擇用固定橋的方式來修復。所謂固定橋,是指利用缺失牙兩側的健康牙齒做“橋墩”,中間做一個“橋”架在缺失牙的地方,以此來代替缺失牙。
其優點是無需日常摘戴、異物感小、咀嚼效率高。但與此同時,它也有很多不可忽略的缺點:首先,它需要把缺失牙兩側的健康牙齒磨小一圈,在修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牙齒敏感等癥狀;其次,固定橋的適用范圍相對較小,它只適用于缺牙數較少的情況。如果連續缺失兩顆以上的牙齒或者缺牙位置位于牙列的最后方,是不適合做固定橋的。
3、活動義齒
除了以上介紹的兩種修復方式外,活動義齒也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種修復方式?;顒恿x齒多以金屬為支架,其上附有樹脂基托、卡環和人工牙,是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的一種修復體。
其優點是適用范圍廣,幾乎所有的口內部分牙缺失的情況都可以用活動義齒修復,且相對經濟實惠。但其體積較大,異物感明顯,穩定性及咀嚼效能均不如固定義齒與種植義齒。
總的來說,若出現口內部分牙齒缺失,請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和治療,經過系統完善的口腔檢查后,專業醫生將根據您的口腔情況給予相關的修復建議。
2022年4月18日轉自《衡水日報》